一份高达1695万元的罚单,不仅掀开了太原重工延续多年的财务造假案,更折射出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期被掩盖的合规隐患。风电产业的“数字游戏”正在迎来监管的强力清算。
10月31日,太原重工披露收到山西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长期通过风电项目虚构财务数据,公司与十余名高管被处以合计1695万元罚款,多名时任高管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其中,时任总经理范卫民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成为今年资本市场又一记重拳。这份罚单背后,是太原重工自2014年至2021年长达七年的财务数据失真,其中仅2014年虚增利润总额就高达披露利润的763.89%。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源自一个位于黑龙江的拉弹泡300MW风电项目。从华锐风电到青岛中程再到太原重工,风电行业似乎正陷入一场数据真实性的信任危机。
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拉弹泡300MW风电项目,成为太原重工财务造假的源头。2012年,太原重工与黑龙江瑞好科技集团合作开发这一项目,约定由太原重工销售风力发电主机设备,总承包风电场工程,并提供项目建设资金。
调查显示,从2014年至2018年,再到2020年和2021年,太原重工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的方式,持续粉饰财务报表。其中,2014年多计营业收入7.57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8.39%;更严重的是,当年多计利润总额1.55亿元,占披露利润总额的763.89%。
如此高的利润虚增比例,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2016年,公司故技重施,再次多计营业收入7.52亿元。其余年度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少计收入问题,形成一条连续的财务失真链条。
风电行业的财务操作空间源于其特殊的业务模式。风电项目单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入确认节点多,从设备销售、工程承包到项目融资,各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开关。
太原重工并非个例。早在2013年,曾经的风电龙头华锐风电因虚增利润2.78亿元被证监会处罚。该公司通过伪造单据等方式提前确认收入,粉饰业绩。
山西证监局的处罚决定,展现了监管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太原重工被处以800万元罚款,13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890万元,罚金总额达1695万元。其中,时任董事、总经理范卫民被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时任董事长王创民、时任董事兼副董事长张志德分别被实施10年市场禁入。如此严厉的处罚,在山西资本市场近年来的监管实践中并不多见。
监管的警钟不仅敲响于太原重工。统计显示,2024年,证监会共办理案件739件,其中财务造假案件达128件。2025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现场检查规则》,进一步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同样在风电领域,青岛中资中程集团也因菲律宾风光一体化项目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处罚。该公司2017年度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03亿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92.18%。
两家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在新能源项目上实施财务造假,折射出行业快速发展期的浮躁心态。
太原重工的案例并非孤例。在新能源行业高速扩张期,类似通过项目提前确认收入的操作时有发生。
风电产业特殊的商业模式埋下了隐患。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风电招标量达到123GW,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风电招标量达到约108GW,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各显神通,部分企业开始在财务报表上“动脑筋”。
行业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压力,三重因素叠加让风电设备商承受巨大经营压力。2020年起,陆上风电补贴取消,整个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时代,企业利润率普遍承压。
项目融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风电项目投资规模动辄数十亿元,设备商通常需要为开发商提供融资支持。这种“投资换市场”的模式,使得企业资产负债表不断膨胀。
太原重工在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中,还引用了虚假财务数据,表明造假行为已直接影响公司再融资活动。
更具警示意义的是,作为山西省知名重工企业的太原重工,其股票将自11月4日起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太原重工”变更为“ST太重”。
一日之内,从“太原重工”变为“ST太重”,这家有着70多年历史的企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风电行业的财务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市场信心。2023年以来,Wind风电指数下跌超过15%,部分机构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行业风险。
太原重工在最新财报中展示出业绩向好的迹象——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0.28亿元,同比增长9.98%。但比起财务数据的恢复,重建市场的信任需要更长的时间。
监管的处罚记录中,太原重工时任独立董事李玉敏也因本案被罚。如今,他担任独董的山西焦煤与赫美集团已急发公告切割,强调“上述行政处罚事项与本公司无关”。
从华锐风电到太原重工,风电行业的财务数据正在经历一场“压力测试”。
随着“ST太重”这个新简称出现在交易屏幕上,投资者需要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真实盈利能力。项目规模与财务健康,正在成为衡量风电企业的双重标准。
监管的哨声已经吹响,留给行业调整的时间不多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赵嘉楠
风光电知识网(www.fengguangdian.com)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龙净环保(600388.SH)11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巴彦淖尔70MW自发自用风电项目,已于2025年11月1日顺利投运。感谢您的关注!...
11月4日,东方电气H股盘中一度涨超7%,截至10时26分,东方电气涨3.25%,报20.34港元/股。11月3日,东方电气公众号公告,近日,东方电气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如期完成全部风机吊装,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并网冲刺阶段。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共安装85台10兆瓦和18台8.35兆瓦风电机组,构建了“风-储-输”一体化清洁能源系统。项目创新应用160米桁架塔,为低风速、高风切变区域的风能开发储备关键技术。近期,东方电气发布2025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公司...
太原重工因七年风电项目财务造假被重罚1695万元并戴帽ST,敲响行业合规警钟。一份高达1695万元的罚单,不仅掀开了太原重工延续多年的财务造假案,更折射出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期被掩盖的合规隐患。风电产业的“数字游戏”正在迎来监管的强力清算。10月31日,太原重工披露收到山西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长期通过风电项目虚构财务数据,公司与十余名高管被处以合计1695万元罚款,多名时任高管被采取市场禁入措施。其中,时任总经理范卫民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成为今年资本市场又一记重拳。...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成本与政治压力,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开发商Ørsted于周一正式宣布,已同意将旗下旗舰项目——位于英国的Hornsea 3海上风电场50%的股份,以6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私募股权巨头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根据协议,阿波罗将获得位于英国海岸附近的Hornsea 3项目50%的股份。此举旨在为Ørsted的其他项目筹集急需的资金,是Ørsted一项关键资产剥离计划的核心部分。Ørsted首席财务官Trond Westlie表示,此次出售是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补充...
10月29日晚,赛伍技术(603212)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4.84%,主要原因为胶膜、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消费电子板块业务出货量增长带动收入增长。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877.49万元,环比增长17.6%,公司目前财务稳健,现金流充足,可以充分抵抗当下新能源行业周期波动风险,支持新兴业务的持续投入。2025年第三季度,以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等新材料为代表的非光伏业务收入占比...
当前,全球光伏产业正经历一场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的深度调整。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与惨烈价格战构成的“内卷”迷雾,考验着每一位参与者的战略定力与生存智慧。在这场严峻的行业洗礼中,隆基绿能(601012.SH)以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向市场递交了一份彰显韧性的答卷。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9.15亿元,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181.01亿元,并成功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减亏,累计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减亏约48%。这份在逆势中取得的业绩,清晰地勾勒出隆基绿能独特的...

发表评论